2017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6-22
  

  • 全选
    |
    院士论坛
  • 陈孝平
    腹部外科. 2017, 30(3): 153-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述评
  • 唐健雄
    腹部外科. 2017, 30(3): 155-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郭自成, 杨福全
    腹部外科. 2017, 30(3): 159-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的术式选择,分析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并总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造口旁疝修补术的2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手术中腹腔镜辅助下Keyhole术9例、Modified Sugarbaker术 10例、Sandwich术1例、lap-re-do术7例(包括复发病例行多次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63~268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35.84±56.70)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33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2.96±7.31)d。术后随访9~39个月,3例复发,1例感染,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感染,无肠瘘、慢性疼痛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造口旁疝修补术的术式选择和并发症处理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 罗文, 王勇, 段鑫
    腹部外科. 2017, 30(3): 164-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扩大经腹膜前(Sublay)手术修补治疗成人获得性腰疝的有效性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采用扩大经腹膜前手术方式治疗的24例成人腰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47~79岁,平均(59.6±11.2)岁;右侧19例,左侧5例;初发22例,复发疝2例;开放行肾脏切除术病人12例,开放肾脏切开取石术病人3例,开放耻骨截骨术病人1例,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病人2例,腹腔镜肾上腺瘤切除术病人2例,腰部闭合外伤病人4例。结果 24例腰疝扩大经腹膜前修补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肾脏、输尿管及肠管损伤,术后疼痛需使用镇痛剂辅助治疗病人2例,使用时间1周;术后住院时间为7~15 d,平均(10.3±1.2)d;术后7 d时所有病人均未见局部血肿、伤口感染及脂肪液化发生。术后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3±3.2)个月,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未见腰疝复发,无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发生。结论 扩大经腹膜前修补手术证实是治疗成人获得性腰疝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张蔚桐, 姚宏亮, 李龙鹤, 雷三林
    腹部外科. 2017, 30(3): 168-1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壁疝修补术后持续性心动过速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以及预测严重术后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行腹壁疝修补术的病人共计377例,根据心率和心动过速的持续时间将病人分为4组,术后任何一天连续8 h心动过速定义为持续性心动过速。严重的不良事件定义为:心脏事件,静脉血栓栓塞,感染,出血,吻合口漏或肠漏。各组心动过速与术后严重不良事件的相关性采用皮尔森χ2检验。结果 腹壁疝修补术病人377例,术后有119例病人至少经历了一次心动过速,258例(68.4%)病人术后无术后心动过速。术后心动过速的病人中有25例至少出现一次严重不良事件,而术后无心动过速的病人中有5例至少出现一次严重不良事件;持续性心动过速病人更易出现术后严重不良事件(P值均< 0.05),持续性心动过速对术后严重不良事件的阳性预测值为29.2%(95%可信区间为0.170~0.441),阳性似然比为7.6(9.5%可信区间为3.4~9.7)。结论 腹壁疝修补术后心动过速发生率较高,持续性心动过速对腹壁疝修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 短篇报道
  • 徐安书, 傅朝春, 张世博, 陆观, 时鑫, 李洁
    腹部外科. 2017, 30(3): 172-1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余国政, 陈纪伟, 胡航, 刘志苏, 徐睿
    腹部外科. 2017, 30(3): 173-175,1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总结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1 034例腹股沟疝病人行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腹股沟疝病人均顺利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或全腹膜外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手术时间为25~180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5~30 ml(平均12 ml),住院时间为3~9 d(平均4 d)。随访1~48个月,有5例病人出现腹膜前间隙血肿,腹股沟区血清肿37例,阴囊水肿7例,术后局部疼痛不适16例,术后复发1例,术后感染1例。结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手术应由经验丰富的疝专科医生完成。
  • 钟若雷, 袁林, 崔军凯, 刘阳, 刘文
    腹部外科. 2017, 30(3): 176-1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两种不同方式与切口疝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中与之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和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1990年1月1日至今公开发表的关于腹部切口发生切口疝的相关文献,对最终纳入的文献采用Stata(12.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通过数据库检索出文献502篇,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通过阅读全文最终纳入22篇研究文献,共累计病例5 405例,其中发生切口疝的病人共654例,切口疝总发生率为12.1%,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部横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为4%,而腹部纵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为10%。不考虑权重的情况下进行横向切口与纵向切口疝发生率的t检验,发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横向切口可能是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疝发生率高的优选切口。

  • 王再兴, 张智勇, 胡帆, 蔡逊
    腹部外科. 2017, 30(3): 182-1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分型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采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340例病人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血清肿发生情况及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血清肿共46例,占13.5%。Ⅰ型7例,Ⅱ型30例,Ⅲ型6例,Ⅳ型3例,轻微病人多数给予理疗及中药外敷缓解;较重病人给予穿刺抽液多可缓解;2例病人血清肿持续逾5月余,给予反复穿刺抽液后缓解;1例病人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血清肿,但无明显疼痛不适,1年后复查疝复发,予以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痊愈。结论 统一的血清肿分型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便于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对策。血清肿重点在于预防。术中精细解剖,对于易感人群给予个体化处理,以期降低血清肿发生率,减少由此引起的医疗风险。
  • 杨志, 林龙英, 王家兴
    腹部外科. 2017, 30(3): 185-1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壁韧带样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攀钢集团总医院1999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例腹壁韧带样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以腹部包块入院,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治疗上均选择以手术治疗为主,术中保留皮肤及皮下组织,沿肿瘤边缘完整游离肿瘤,距离肿瘤边缘大于2 cm完整切除肿瘤,将切除的肿瘤送冰冻病理检查,若切除的肿瘤边缘为阳性,则继续扩大切除范围。手术后若腹壁缺损较大,则用补片予以修补,术后予以放疗。结果 6例病人中女性5例,均为经产妇,1例为男性;均因为发现腹壁包块入院就诊,术前经过彩超或CT检查证实肿块位于腹壁,肿瘤最长径在2.7~7.9 cm之间,平均为5.6 cm。6例病人均经手术广泛切除治疗,其中2例接受术后放疗。术后随访7~361个月,复发者1例(未接受术后放疗),复发率为16.67%。结论 腹壁韧带样瘤为临床少发疾病,发展缓慢,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以女性好发,治疗上以外科手术为主,术后放疗可降低复发率。
  • 陈琳, 董水林, 陈姚, 王陈维, 陈义发, 陈孝平
    腹部外科. 2017, 30(3): 188-1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射频止血系统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情况并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11例病人单独使用射频止血系统行肝切除术,54例病例采用射频止血系统与其他肝切除设备[超声刀、双极电凝钳和超声吸引刀(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CUSA)]配合使用行肝切除术。使用射频止血系统解剖第一肝门、离断肝周韧带,使用其他切肝设备离断肝脏实质,肝断面出血点采用射频止血系统止血。结果 11例单独使用射频止血切肝的病人中,有9例没有行肝脏血流阻断,1例左半肝切除病人预先结扎患侧入肝血流,1例左半肝切除术中行陈氏肝血流阻断(第一肝门阻断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中位出血量为150 ml(30~300 ml),中位手术时间为200 min(90~250 min)。射频止血系统配合使用其他切肝设备54例病例中:腹腔镜肝切除术33例,开腹手术21例;33例未采用任何血流阻断方法(59.3%),第一肝门联合下腔静脉阻断3例,第一肝门阻断5例,10例半肝切除及3例扩大左半肝切除均预先处理患侧血管;54例中有1例活体肝移植供肝手术未采用任何血流阻断技术;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中位出血量为230 ml(50~500 ml),中位手术时间为240 min(90~360 min)。所有病例均未输血,均恢复顺利,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在肝切除术中使用射频止血系统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肝血流阻断带来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周程, 严白莉, 龚昭, 曾志武, 杨光耀, 夏辉, 朱鹏, 苏瑛
    腹部外科. 2017, 30(3): 192-196,2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最佳的胆道修复措施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肝胆专科其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修复处理及预后情况。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胆道手术病例3 126例,对12例胆管损伤病例的人群分布、疾病原因、损伤类型、修复方式、中转率、术后并发症、预后结果、医疗纠纷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3 126例胆道手术中,胆管损伤的总体发生率为0.38%,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Strasberg A型以上的损伤率仅为0.17%;依照Strasberg分类,其中A型5例(41.7%),D型3例(25.0%),E1型1例(8.3%),E2型3例(25.0%),均未合并血管损伤。12例胆管损伤主要的疾病性原因为Mirizzi综合征(25.0%)、炎症水肿(25.0%)、迷走胆管(25.0%)和胆囊萎缩(16.7%)。腔镜下简单处理(凝闭、套扎、夹闭或缝闭)6例,中转开腹处理6例(50.0%),其中一期缝合1例、脐静脉修补1例、胆管端端吻合2例、Roux-en-Y肝管空肠吻合2例。术后并发症3例(25.0%),其中Dindo-Clavien分级,2级1例(胆漏)、3a级1例(胆漏并后期狭窄),5级1例(死亡)。胆管损伤处理总体成功率为83.3%,医疗投诉纠纷率为16.7%。结论 凭借专科经验的累积,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是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的。正确地辨识高危因素、胆道修复医师的专业经验、合理的外科决策对于提高胆道修复的成功率、回避医疗纠纷至关重要。
  • 张辉, 张振, 张海涛, 张其坤, 王孟龙
    腹部外科. 2017, 30(3): 197-2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作为术前减黄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不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通外科中心20例行ENBD并完成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1例行PTCD并完成肝门部胆管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以下指标的差异:病人减黄时间,减黄前及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血总胆红素、血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水平),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ENBD组与PTCD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胆红素水平(P<0.05);PTCD组除了能够降低胆红素水平外,肝功能酶学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ENBD组肝功能酶学减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总胆红素、血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D组与ENBD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2%比60.0%,P>0.05),其中PTCD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更高(48.4%比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ENBD和PTCD均能够有效降低术前胆红素水平,PTCD引流更充分,减黄时间更短,肝功能恢复效果更好,ENBD术后胆管炎并发症更低;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引流方式,从而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张日新, 李凯, 郑直, 叶啸, 朱岭
    腹部外科. 2017, 30(3): 202-2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LCVP)技术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间实施的51例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其中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腔镜+CLCVP组)23例,正常中心静脉压(normal central venous pressure,NCVP)(腔镜+NCVP组)28例。观察切肝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等指标,并监测术前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腔镜+CLCVP组较腔镜+NCVP组切肝过程中出血量少[(574±107)ml比(979±379)ml],断肝时间少[(105±63)min比(143±85)min],术中输血量少[(425±238)ml比(946±73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例间术前术后肝、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均未发生有临床意义的气体栓塞等并发症。所有病人均苏醒平顺。结论 CLCVP技术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有效可行,但必须加强术中麻醉管理和监测,以保证病人安全。

  • 金建光, 孟元普
    腹部外科. 2017, 30(3): 205-2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时"冷分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以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4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分离钳剥离、配合吸引器刮吸的"冷分离"技术切除胆囊。结果 39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中转率为4.9%。手术时间为(70.37±13.35)min,术中无肝胆管损伤,术后无胆囊床渗血或胆漏发生。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切口血清肿1例,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1例,右下肺感染1例,均治愈出院。本组前1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6.67±11.69)min;后29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3.55±6.23)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冷分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分离钳和吸引器相结合的"冷分离"技术是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

  • 黄致远, 蔡逊
    腹部外科. 2017, 30(3): 209-211,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姑息预后评分(palliative prognostic score,PaP)对晚期不可切除胃癌化疗适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按照连续采样的方法收集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普通外科确诊为胃癌,且对照2015 NCCN胃癌治疗指南相关标准确定不能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病人44例,按照PaP相关评分及分组标准将44例病人分为A、B、C三组,每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决定是否接受化疗,比较组间及组内不同治疗方案病人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按照PaP相关评分及分组标准,将44例病人分为A组28例、B组12例、C组4例,三组病人的平均PaP评分分别为(4.65±1.33)分、(8.55±3.26)分、(14.36±5.70)分。A、B、C三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个月、3个月和1个月,其中A组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组28例病人,接受化疗15例,未化疗13例;化疗、未化疗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个月和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B、C组病人化疗与否对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aP评分与晚期胃癌病人生存时间有关,不同评分级别病人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此外,PaP评分有助于临床适宜化疗晚期胃癌病人的筛选,PaP评分更能从化疗中获益。

  • 刘业星, 陈钢, 张冬辉, 庄哲宏, 张剑宝, 张朝军
    腹部外科. 2017, 30(3): 212-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perforated gastroduodenal ulcer,PGDU)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PGDU病人186例,按拟定的适应证选择非手术综合治疗,按临床标准评估疗效,治疗达标后通过早期胃镜检查确定穿孔病因。结果 本组186例PDGU病人中,全部经非手术治愈,无一例死亡。治疗期间接受胃镜检查177例(95.1%),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未行胃镜检查确诊9例(4.9%)。餐后穿孔需腹腔穿刺引流的比例(71.8%)比空腹穿孔需要穿刺引流的比例(5.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积液与无腹腔积液平均发热时间[(4.2±0.6)d比(2.2±0.5)d)]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平均住院时间[(8.2±0.8)d比(7.8±0.7)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手术治疗PDGU是安全有效的,期间如果有腹腔积液,可选择腹腔穿刺引流。

  • 宣卓琦, 孙岳军
    腹部外科. 2017, 30(3): 216-2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年胃癌的病理及预后特点,提高青年胃癌病人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在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行胃癌根治术(D2)的46例青年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用χ2检验比较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预后因素。 结果 不同性别的青年胃癌在肿瘤部位、分型、TNM分期、生存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提示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病人预后相关,淋巴结大小、肿瘤部位及性别与预后无关。结论 青年胃癌好发于胃窦胃角等远端,以Borrmann III型为主,女性在青年胃癌中比例较高,青年胃癌低分化腺癌比例较高,总体生存率不高。
  • 刘鹏, 张明金, 赵成功
    腹部外科. 2017, 30(3): 220-223,2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龄肠梗阻病人急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〇五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行急诊手术干预57例老龄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57例病人的年龄为70~105岁,平均(78.3±7.3)岁,其中24例病人(42.1%)发生了各种并发症48例次,包括肺部感染9例,术后肠梗阻3例,切口感染11例,急性肾损伤2例,低蛋白血症17例,心律失常6例。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高血糖、贫血、营养不良及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术后容易出现常见手术并发症,而年龄、心脑血管疾病、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则对此无明显影响。结论 术前多种因素引起了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与病人术前各种合并疾病、病变本身因素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关,没有单一的绝对因素决定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加强对老龄病人合并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老龄肠梗阻病人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 徐建峰, 蒋志龙, 金勇
    腹部外科. 2017, 30(3): 224-2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提供有价值的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泰兴医院就诊且行Miles手术的61例直肠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术前用洗必泰清洗会阴部、术中麻醉消毒后即刻封闭肛门这一干预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是否有差异;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把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分析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总体会阴部切口感染率为19.7%(12/61),观察组的会阴部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6.5%比33.3%)降低(<  0.05),并且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减少(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在干预措施、合并糖尿病、输血、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未使用干预措施、合并糖尿病、输血、肿瘤分期(Ⅳ期)是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干预措施是预防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保护性措施。结论 未使用干预措施、合并糖尿病、输血、肿瘤分期是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前洗必泰清洗会阴部、术中麻醉消毒后即刻封闭肛门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是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

  • 冯武国, 潘定宇
    腹部外科. 2017, 30(3): 229-2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围术期的应用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将行加速康复治疗的71例病人作为观察组,行传统模式治疗的74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以及氧化应激状态。结果 术后1 d,观察组病人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为(20.05±2.81)nmol/ml,较对照组的(25.36±3.02)nmol/ml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的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为5 536.8±717.3,较对照组的6 925.1±826.7明显降低(P<0.05)。术后2周,观察组病人的MDA水平为(6.27±1.80)nmol/ml,较对照组的(11.46±3.55)nmol/ml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的ROS水平为3 185.4±414.6,较对照组(3 713.6±553.2)明显降低(P<0.05)。对两组人群术后2周的抗氧化剂水平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病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为(82.7±14.9)U/ml,较对照组的(40.5±12.3)U/ml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为(62.8±12.6)μg/ml,较对照组的(36.0±10.2)μg/ml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的维生素C水平为(36.2±13.1)mg/L,较对照组的(18.8±8.0)mg/L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的维生素E水平为(12.1±4.5)mg/L,较对照组的(5.4±2.6)mg/L明显升高(P<0.05)。术后2周,观察组病人静息状态的VAS评分为(4.0±0.9)分,较对照组的(4.8±1.2)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运动状态的VAS评分为(4.5±1.2)分,较对照组的(5.7±1.3)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结论 在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ERAS能够减低病人氧化应激状态,可以有效减少病人术后疼痛,促进病人生活质量提高。

  • 综述
  • 崔秀平, 丁敏, 孙多成, 肖忠, 李玮
    腹部外科. 2017, 30(3): 234-2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血浆D-二聚体在国内外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肠系膜缺血中的应用状况,结合笔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通过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来间接反映急腹症腹腔病变器官血运状况的思路,从病变器官的血运状况来判断该病变器官的严重程度,有望为急腹症诊断增加一种新的检验诊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