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10-22
  

  • 全选
    |
    述评
  • 梁廷波, 粟伟, 马涛, 白雪莉
    腹部外科. 2017, 30(5): 329-3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ies,IBDI)是胆囊切除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不仅损害病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对外科医生及医保系统造成严重负面影响。IBDI核心在于预防,关键在于及时诊断。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理手术方式,IBDI亦可取得良好的远期治疗效果。本文将从预防、诊断及治疗三方面对IBDI的诊治现状与趋势进行阐述。
  • 卢绮萍
    腹部外科. 2017, 30(5): 334-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胆囊结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的良性疾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笔者提出应以黄志强院士有关胆囊结石病的病理发展、治疗原则、核心问题的系列论述为指导思想,认真关注、合理把握相关外科治疗策略问题。
  • 论著
  • 靳云鹏, 包润发, 胡云平, 刘颖斌
    腹部外科. 2017, 30(5): 338-3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IGF-Ⅱ) mRNA结合蛋白3(IGF2BP3)对胆囊癌迁移侵袭的作用。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 (qRT-PCR)法检测23份胆囊癌组织和23份癌旁组织中IGF2BP3的表达水平;在胆囊癌细胞中利用小干扰RNA (siRNA)敲减目的基因IGF2BP3;Transwell迁移实验与带胶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敲减IGF2BP3后对胆囊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敲减IGF2BP3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IGF2BP3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正常胆管上皮细胞比较,5株胆囊癌细胞系中IGF2BP3高表达;敲减IGF2BP3后,胆囊癌细胞系的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001);敲减IGF2BP3后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IGF2BP3通过促进EMT,从而促进胆囊癌侵袭转移。
  • 焦龙, 孙海东, 陈超波, 何川琦, 王启晗, 赵刚, 韩天权, 胡海, 蒋兆彦
    腹部外科. 2017, 30(5): 343-3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敲除PDZK1(Postsynaptic density-95,disks-large,ZO-1-domain K1,PDZK1)基因对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调节和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PDZK1基因敲除小鼠(PDZK1 knockout,KO组)和野生型小鼠(wild type,WT组),每组各10只,以成石饲料分别喂养4周,观察胆囊成石情况,并收集肝脏和胆囊组织。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肝脏PDZK1和清道夫受体B族1型(scavenger receptor B type 1,SRB1)表达。采用胆总管插管收集肝胆汁,测定胆汁分泌率和胆汁胆固醇含量。采用试剂盒酶法测定胆囊胆汁成分并计算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cholesterol saturation index,CSI)。以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 成石饲料喂养4周后,WT组小鼠全部成石(10/10),KO组小鼠则为40%(4/10)成石。两组小鼠肝胆汁分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KO组小鼠肝胆汁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胆汁酸含量增加(P<0.05),且CSI降低(P<0.05)。KO组小鼠肝脏SRB1蛋白表达降低(P<0.05),甾醇氧-酰基转移酶基因1/2 mRNA表达降低(P<0.05),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1和胆汁酸转运相关蛋白(ATP结合盒b11)表达则显著增加(P<0.05)。结论 PDZK1影响SRB1在小鼠肝脏中表达,降低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摄取,减少胆汁胆固醇分泌,继而降低胆囊结石形成。
  • 何俊闯, 闫宏宪, 田建国, 康红, 王剑明
    腹部外科. 2017, 30(5): 349-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胆管黏液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例胆管黏液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式,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阐述。结果 本组6例病人,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38~67岁,平均52.3岁。主要症状为腹痛、发热、黄疸。CT及MRI均提示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扩张,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显示肿瘤在高信号的胆汁衬托下呈结节状、乳头状、斑片状等相对低信号表现。6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顺利出院。随访时间1~2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均存活。结论 胆管黏液腺癌术前诊断较为困难,MRCP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 李汉军, 曹庭加, 梅洪亮, 袁野, 王丹, 卢绮萍
    腹部外科. 2017, 30(5): 353-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病人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对63例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病人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或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手术成功60例;中转开腹3例。16例取石后T管引流,41例取石后放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胆总管,6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2例,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61例随访4~48个月,2例失访,无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发生。结论 术前影像学的准确评估,术者娴熟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手术技巧,以及对中转手术时机的严格掌控,术后的通畅引流,能够使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人在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时安全可行。
  • 张宗明, 刘卓, 刘立民, 宋蒙蒙, 张翀, 于宏伟, 万柏江, 刘子旭, 朱明文, 邓海, 杨海燕, 魏文平, 赵月
    腹部外科. 2017, 30(5): 357-360,3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高龄老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ACC)的手术指征、时机和技巧,以期提高其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3例高龄老人(≥80岁) ACC病人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83.5±2.7)岁,根据其是否具有手术指征,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其并存病、实验室检查、手术时机(术前发病时间、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高敏C反应蛋白)、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3例高龄老人ACC病人手术组17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3例(最大年龄88岁,成功率100%),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4例,非手术组26例。手术组较非手术组疗效显著提高(P=0.003),LC组治愈率(92.3%)显著高于OC组(75.0%)。手术时机对手术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术后并发症有一定影响。结论 高龄老人ACC病人LC是安全可行的,关键是掌握手术指征和时机、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治疗,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曲文浩, 王鑫, 刘志朋, 王玉许, 杜福田
    腹部外科. 2017, 30(5): 361-3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应用胆道镜在治疗肝左外叶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对23例肝左外叶为主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检查及取石,其中9例病人合并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11例,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7例,合并肝左内叶结石3例。结果 23例病人均成功行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并通过肝断面胆管经胆道镜对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检查、取石,9例病人通过胆道镜取出胆总管内结石,11例病人联合胆囊切除,3例病人通过胆道镜取出肝左内叶结石。所有病人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为142~188 min,平均(157±27) min;术中出血量为150~550 ml,平均(240±52) 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3 d,平均(1.7±0.6) d;术后住院时间为7~13 d,平均(9.0±2.2) d。术后1例病人发生肝断面渗血,2例病人发生胆漏,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病人3~24个月,均未见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 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左外叶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疼痛轻、恢复快、残石率低的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胡钢, 曹英豪, 钱小星, 蔡开琳
    腹部外科. 2017, 30(5): 365-3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胆道结石手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处理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开展ERCP手术的127例病人临床资料。其中应用ERAS理念进行围手术期处理(ERAS组)有57例,按传统方法处理(传统组)有7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腹痛、出血、胰腺炎、胆管炎等)发生率、鼻胆管造影和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ERAS组与传统组相比,术后首次进食时间ERAS组为(32.0±18.3) h,传统组为(45.6±30.3) h;鼻胆管造影和留置时间ERAS组为(26.5±7.4) h,传统组为(375.7±19.9) h;住院时间ERAS组为(10.2±2.8) h,传统组为(16.3±6.3) h,以上指标ERAS组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ERAS组术中出血量为(2.7±1.6) ml、术后并发症3例(5.3%),明显少于传统组的(5.3±2.6) ml和12例(17.1%)。住院费用ERAS组为(28 981.8±6 478.1)元,较传统组的(36 828.7±11 854.3)元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ERAS理念在ERCP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中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 罗俊, 杨能红, 孙诚谊
    腹部外科. 2017, 30(5): 369-3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观察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治疗策略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563例病人,观察病人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563例病人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未超过3分,最高VAS评分为5分;术后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为5.8 h,术后平均首次排气时间为15.2 h;术后平均住院日为2.85 d,并发症发生率为7.46%,无术后30 d再住院及死亡。结论 ERAS针对腹腔镜胆囊微创手术是安全有效的,病人术后疼痛控制良好,是一种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 柴跃龙, 李昆, 俞仁涛, 邹孟达, 马宽生
    腹部外科. 2017, 30(5): 373-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No-touch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直径≤3 cm单发肝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采用cooltip电极对直径小于3 cm单发肝肿瘤50例病人进行No-touch RFA治疗。其中,治疗原发性肝癌49例(初发31例、复发18例),转移性肝癌1例。肿瘤平均直径1.8 cm,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增强CT扫描、磁共振检查、超声造影以及细针肝穿刺活检。观察RFA治疗时间、次数和术后住院时间,RFA治疗后的并发症以及肿瘤完全毁损率,并随访病人的生存情况。结果 50例病人共行No-touch RFA治疗51次,其中1例病人1个月内连续治疗2次。每例平均为1.02次;每次治疗时间平均为8.2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2 d。No-touch RFA治疗后1个月内复查CT或磁共振,单次治疗后的肿瘤完全毁损率为98.0%,甲胎蛋白(AFP)阳性的22例病人在No-touch RFA治疗后6~12个月内有14例转阴,5例明显下降。50例病人随访时间从2015年9月开始至2017年6月止,其总体生存率为100%,术后总体无瘤生存率为90.0%(45/50)。结论 No-touch RFA对直径小于3 cm的单发肝肿瘤的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吴川清, 刘炜圳, 陶凯雄, 张维康
    腹部外科. 2017, 30(5): 378-380,4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经会阴和经腹壁两种不同的骶前引流方式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愈合的影响。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45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会阴和经腹壁两种引流方式在病人年龄、性别、是否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平均手术时间、pTNM分期、术后发生漏的确定时间、初次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会阴引流组的保护性造口率(16.7%)、腹膜炎发生率(8.3%)及再次手术率(16.7%)均明显低于经腹壁引流组(分别为75.8%、39.4%、93.9%,P<0.05)。结论 经会阴骶前引流可降低低位直肠吻合口漏的相关并发症,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愈合。
  • 黄丹, 魏欣, 罗学来, 吴剑宏, 覃吉超, 杨传永, 曹志新
    腹部外科. 2017, 30(5): 381-3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改良Bacon手术的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改良Bacon术39例病人,其中直肠癌23例,肿瘤下缘距齿状线1~3 cm;间质瘤2例,神经内分泌瘤2例,肿瘤下缘距肛缘1~3 cm;腺瘤12例,病变下缘距齿状线0.5~3 cm;分析病人发生的所有并发症。结果 盆腔脓肿3例;需手术治疗的连接部狭窄1例;控便功能下降2例;外置肠管坏死3例;外置结肠前壁穿孔2例,上述病人均获痊愈。直肠阴道瘘2例,其中1例造瘘修补后痊愈;1例造瘘,放弃修补手术。1例病人因直肠狭窄自行扩肛意外致直肠穿孔,腹腔感染死亡。结论 改良Bacon术很少发生吻合口瘘和盆腔感染,无需预防性造口。对于早期直肠癌及部分良性疾病,可作为一种术式选择。

  • 陈宏, 李非, 刘大川, 贾建国
    腹部外科. 2017, 30(5): 385-3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外科重症病人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IC)与校正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的能耗值之间的差异,并且评估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症病人能耗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间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符合本项研究入选标准的成年危重症病人共24例。24例病人在本研究开始时正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营养治疗期间收集入选病人急性生理与既往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和器官功能不全评分(Marshall评分),以评价其疾病严重程度。营养治疗1周内,每日采用IC测定能耗;同时,由依据疾病严重程度而校正的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能耗值,以便比较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外科重症病人能耗测定值与计算值的差异。结果 营养治疗1周内,24例病人平均能耗计算值为(8 670.88±1 828.53) kJ/d[即(2 072.39±437.03) kcal/d],明显高于平均能耗测定值的(6 683.90±1 981.75) kJ/d[即(1 597.49±473.65) kcal/d],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治疗当天、第1、2、4天的能耗计算值明显高于测定值,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治疗1周内,入选病人的能耗计算值与测定值之间无相关性(r=0.048,P=0.565)。另外,营养治疗1周内的能耗测定值与APACHEⅡ评分之间也没有相关性(r=-0.032,P=0.602)。结论 接受机械通气的外科重症病人的能耗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基于病情状态和严重程度而校正的Harris-Benedict公式明显高估了病人实际能耗水平;IC是评价危重症病人能耗水平的标准方法。
  • 柯文杰, 王勇, 段鑫, 罗文, 石念
    腹部外科. 2017, 30(5): 390-3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适应证,总结相关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例食管裂孔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病人均行腹腔镜疝修补治疗,临床症状好转出院,其中14例行补片修补,6例行单纯缝合修补。手术时间为4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5 min;失血量为10~50 ml,平均为25 ml;住院时间为3~8 d,平均为4.5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显示疝囊复位良好。术后随访1年半,未见症状复现及疝复发。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是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的关键。
  • 刘一平, 罗海峰, 崔士猛, 王忠裕
    腹部外科. 2017, 30(5): 394-3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超声内镜(EUS)对胃十二指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s)的定位优势。方法 通过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数据库,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用StataSE12.0进行Meta分析。选择行包括EUS的一种以上影像学检查,之后经术后病理或经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EUS-FNA)证实为GEP-NETs的病人。比较EUS与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在GEP-NETs整体检出率、病灶< 2 cm时GEP-NETs检出率、有功能性神经内分泌瘤上检出率上是否存在优势。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543例病人,578个病灶。EUS较CT在GEP-NETs的整体检出率上存在优势(OR=4.61,95%CI:2.98,7.13,P=0.000);EUS较CT在小于2 cm的GEP-NETs的检出率上存在明显优势(OR=12.66,95%CI:6.06,26.44,P=0.000);EUS较CT在有功能的神经内分泌瘤的检出率上存在明显优势(OR=5.74,95%CI:2.97,11.09,P=0.000)。结论 通过应用精细血流、高清精细放大及弹性成像等功能,EUS对于GEP-NETs,尤其是< 2 cm的GEP-NETs或有功能的神经内分泌瘤的定位较以CT为代表的其他传统影像学方法更有优势。
  • 尹建勋, 唐胜利, 潘定宇, 刘志苏
    腹部外科. 2017, 30(5): 400-4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对肝紫癜病(peliosis hepatis,PH)的认识。方法 结合1例肝紫癜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肝紫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结果 该病病因不明确,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需通过肝脏病理确诊,局灶性肝紫癜病可行手术切除,弥漫性应行肝移植术。结论 肝紫癜病是一种罕见的肝良性病变,对非特异性表现的肝脏病变,应考虑此病可能。
  • 聂彬, 赵铁军, 程强, 王明
    腹部外科. 2017, 30(5): 404-4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门静脉汇管区受肿瘤侵犯的胰十二指肠根治术中脾静脉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四川省石油总医院肝胆胰脾外科3例胰头恶性肿瘤病人病例资料,均已侵犯门静脉汇管区,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根治术,术中切除门、脾静脉汇合部血管,行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吻合,脾静脉远端闭合,不再吻合重建。结果 3例病人平均手术时间为429 min。平均出血量为1 033 ml。术后均未出现胰漏、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2 d。分别于术后6 d、1个月及2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显示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吻合口均通畅,脾脏均无明显增大。结论 在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中,门静脉汇合部血管受肿瘤侵犯应重建,但脾静脉切断后可不再重建。优点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未出现脾脏淤血肿大,也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及后期随访。
  • 朱登峰, 朱松明
    腹部外科. 2017, 30(5): 407-4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D2淋巴结清扫为主的胃癌治疗术式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对无淋巴结转移或仅有第一站以内淋巴结转移病人接受D2术则增加了其创伤程度;能否通过术前淋巴结转移风险评分预测发生第一站以内的淋巴结转移,从而避免D2淋巴结清扫,为此,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临床胃癌病例276例,回顾性分析术前超声内镜对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检查评估情况,并结合内镜下活检标本肿瘤常规病理和免疫病理染色显示的肿瘤分化程度、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指标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Twist-1染色,建立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评分。将病人根据手术切除标本获得的最后淋巴结分布情况分组,分成第一站以内的淋巴结转移组和超过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组。结果 淋巴结转移风险评分≤6分者,发生第一站以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1.14%;评分≤6分的病人约占总病人数的31.52%。而评分>6分的病人发生第一站以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为37.82%。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淋巴结转移风险评分能较好地预测第一站以内淋巴结的转移风险。
  • 李玥, 廖芝伟, 黄琦, 周远航, 汤睿, 董建
    腹部外科. 2017, 30(5): 412-4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组织补片在污染或感染环境下一期修补大鼠腹壁缺损时耐受感染的能力。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清洁(A组)、污染(B组)、感染组(C组)3组,每组20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只,采用切除全部腹壁肌肉的方式制备腹壁缺损模型,清洁组直接用补片修复缺损;用大肠稀释液涂抹补片、腹壁切口制备污染模型,后一期修补缺损;大肠纵向切开0.3 cm形成肠瘘制备感染模型,然后以脱细胞基质补片一期修复腹壁缺损。术后7 d、14 d各组分别处死一半大鼠,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补片感染情况并取补片及周围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A组、B组实验大鼠均无死亡,C组术后1周内死亡4只,均因肠瘘导致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大量积液死亡。术后7 d污染、感染组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清洁组(P=0.004);术后14 d各组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7 d污染组炎性反应明显较清洁、污染组严重,而在纤维增生、新生血管形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耐受感染的角度考虑,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组织补片可用于一期修补污染或感染状态下腹壁缺损,该补片具有较强的耐受感染能力,其内在机制可能与炎性细胞容易进入补片及早期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 综述
  • 姚利, 陈先祥, 王卫星
    腹部外科. 2017, 30(5): 416-4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7.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肝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是指位于左、右肝管分叉以上的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常合并反复发作的胆管炎,导致肝胆管狭窄、肝实质萎缩,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胆管癌。肝胆管结石病变复杂,术后并发症多、结石残余率及复发率均较高,其治疗一直是肝胆外科的难题。手术微创化是当今国际外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肝胆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将近年来肝胆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进展作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