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10-22
  

  • 全选
    |
    目次
  • 腹部外科. 2023, 36(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述评
  • 李汝峰, 陈文辉, 王存川
    腹部外科. 2023, 36(5): 329-3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病态性肥胖,代谢与减重手术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不仅能长期、有效地控制体重,也能改善肥胖相关的合并症。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围绕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技术建立的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肥胖病人的风险分层、围手术期评估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为肥胖病人的诊疗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已经在肥胖及合并症的评估、围手术期管理、手术过程以及手术效果评估等层面得到了初步的科学验证,显示出了一定的临床价值。此文就人工智能在肥胖代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实例及未来展望进行评述,以期为人工智能技术在肥胖代谢外科的临床推广及科研探索提供参考。
  • 专家笔谈
  • 杨珵璨, 马帅, 王兵
    腹部外科. 2023, 36(5): 334-337,3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LSG)是目前国内外开展最广泛的减重手术术式。随着手术的开展,术后复胖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修正手术比例也逐年增加,如何个体化选择合适的修正术式并规范地开展修正手术是目前减重外科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此文结合文献和作者临床经验就LSG术后修正手术的原因、术式选择等问题展开概述,为修正手术的规范化开展提供思路。
  • 白洁, 李钢, 汪赓, 邓世昌, 刘洋, 夏泽锋, 陶凯雄
    腹部外科. 2023, 36(5): 338-3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胃袖状切除手术(sleeve gastrectomy,SG)因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已成为目前全球减重代谢外科的主流术式,但仍存在复胖率高、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和术后需要修正手术概率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近年来在SG基础上出现了众多附加术式,主要包括:SG加空肠-空肠旁路术、SG加双通路手术、SG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G加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等。SG附加手术不断演变与发展,旨在不断追求更佳的治疗效果、更少的术后长短期并发症,未来结合多中心、大样本量、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佐证,将为建立更理想的减重代谢外科术式奠定基础。
  • 孙江阳, 蔡常春
    腹部外科. 2023, 36(5): 343-347,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肝内胆管癌是目前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有别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和肝外胆管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根治性外科手术仍是可能治愈肝内胆管癌的唯一手段。但在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复发者的二次手术等方面仍存有较多争议。如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仍需临床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 论著(减重代谢外科专题)
  • 刘浩, 赵稳, 武现生, 高文星, 李丁昌, 刘先强, 董光龙
    腹部外科. 2023, 36(5): 348-3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空肠旁路术(sleeve gastrectomy plus jejunojejunal bypass,SG+JJB)与胃袖状切除术(sleeve gastrectomy,SG)治疗肥胖及代谢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SG或SG+JJB手术的40 kg/m2≤体重指数≤50 kg/m2的肥胖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SG组(27例)与SG+JJB组(18例),对比分析两组随访2年减重效果及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合并症的缓解效果及营养并发症情况。结果 SG组与SG+JJB组在随访各时间点的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比较: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10.5)%比(23.6±8.5)%,P>0.05],6个月[(35.7±16.5)%比(48.4±13.1)%]、12个月[(47.8±22.0)%比(66.8±16.6)%]、24个月[(50.1±23.4)%比(71.9±19.8)%]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两种术式均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代谢并发症,SG+JJB对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更有优势,两组病人在中期随访中无明显营养并发症。结论 SG+JJ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根据随访2年的结果,其与SG相比,对于40 kg/m2≤体重指数≤50 kg/m2的肥胖病人具有更好的减重效果,并显著改善了2型糖尿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病态肥胖合并症。
  • 花红霞, 杨宁琍, 刘瑞萍, 梁辉
    腹部外科. 2023, 36(5): 355-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6种不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筛查工具在减重代谢术前病人OSA筛查中的准确性。方法 便利取样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代谢外科收治的拟行减重代谢手术病人357例,分别应用STOP-Bang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Berlin量表、No-Apnea量表、四变量评分、GOAL评分进行评估,并以便携式睡眠监测仪作为参照标准,通过DeLong测试比较各工具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灵敏度、特异度和预测值,计算正确诊断指数(Youden指数)以确定各筛查工具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基于便携式睡眠监测诊断结果,减重术前病人OSA发生率为61.6%(220/357),使用6种筛查工具得出存在OSA风险的发生率为40.7%~91.0%。筛查轻中重度OSA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h),Berlin量表和STOP-Bang量表的受试者工作特征AUC相对更高(0.82、0.79),灵敏度较高(69.90%、67.96%),特异度也较好(82.81%、76.56%),对应的最佳截断值均为4分。结论 6种OSA筛查工具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和准确性,Berlin量表和Stop-Bang量表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相对较高。
  • 孙海涛, 张强, 王萌, 郝少龙, 孙武青, 李爱华, 纪凯伦, 高峰, 韩威, 白日星
    腹部外科. 2023, 36(5): 361-364,4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中保留胃窦部及His角完整性对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及止吐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手术的肥胖症病人80例,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胃窦部及His角周围组织完整性分为保留胃窦部及His角完整性组(A组,36例)和常规手术组(B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止吐药物使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出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 A组与B组病人PONV发生率比较[术后12 h:27.8%(10/36)比59.1%(26/44),术后24 h:33.3%(12/36)比65.9%(2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术后24 h止吐药物使用次数分别为(0.7±1.2)次、(1.4±1.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比B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更早(P<0.05);两组病人术后首次饮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保留胃窦部及His角完整性有利于降低胃袖状切除术PONV的发生率,减少术后止吐药物的使用及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 文君君, 胡梦杰, 张铖, 龚铖, 袁玉峰, 潘定宇, 刘志苏, 李震
    腹部外科. 2023, 36(5): 365-3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青少年(14~21岁)肥胖人群的短期疗效及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于2018年5月至2023年7月期间接受LSG的77例中有随访资料的32例青少年单纯性肥胖或肥胖合并代谢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减重代谢手术对于体重改变、糖代谢、脂代谢、肝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感染、出血、胃漏等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以下指标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体重[术前(111.7±19.6) kg,术后1年(74.3±17.9 ) kg],体重指数[术前(38.4±5.7) kg/m2,术后1年(26.1±5.3) kg/m2],血糖,血脂,尿酸[术前(502.6±105.2) μmol/L,术后6个月(388.7±8.2) μmol/L],肝功能等。结论 LSG对治疗青少年肥胖病人的肥胖及代谢性疾病安全有效,短期获益明显,可有效缓解肥胖并发症,多学科团队是确保减重代谢手术安全和术后高效随访的前提。
  • 黄晓娜, 庄欢, 王杰, 陈丽华, 伍雯, 王廷峰, 张鹏
    腹部外科. 2023, 36(5): 370-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求不同性别的肥胖病人在接受减重与代谢手术后是否存在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2013年5月至2018年1月连续113例接受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并按计划完成术后1、3、6、12个月完整随访的肥胖病人,其中女性73例(64.6%),男性40例(35.4%)。对不同性别的两组病人的术前一般情况、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体重相关临床指标和代谢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女性组和男性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1岁和29岁(P>0.05),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数分别为37.2 kg/m2和40.2 kg/m2(P<0.05),基线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和动脉血压平均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女性和男性病人HbA1c>6.5%的占比分别为47.9%和60.0%(P>0.05),空腹血糖>7 mmol/L占比分别为35.6%和35.0% (P>0.05)。术后12个月时,女性组和男性组总体重减少百分比(percentage of total weight loss,%TWL)分别为(29.6±7.0)%和(31.8±8.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病人的BMI减少量显著多于女性组,分别为(13.0±5.1) kg/m2和(10.9±3.1) kg/m2(P<0.001),两组在术后12个月时实际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和男性组的空腹血糖[(5.27±0.62) mmol/L比(5.48±1.24) mmol/L,P>0.05]和HbA1c[(5.69±0.49)%比(5.71±1.0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空腹血糖>7 mmol/L的病人当中,术后12个月分别有84.6%(女性)和85.7%(男性)降低在7 mmol/L以下;术前HbA1c>6.5%的病人中,80.0%(女性)和79.2%(男性)降低在6.5%以下,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的三酰甘油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动脉收缩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女性病人组术后12个月动脉舒张压显著低于男性组(73.4 mmHg比79.4 mmHg, P<0.001,1 mmHg=0.133 kPa)。结论 接受胃袖状切除术的男性和女性病人年龄及肥胖相关疾病相似,术后均获得良好的减重效果和代谢紊乱的缓解;尽管男性术前BMI高于女性,但男性病人减重量大于女性,使得术后1年实际BMI无性别差异。血糖和血脂紊乱的改善无性别差异,然而女性病人动脉舒张压改善更佳,值得对其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 李坡, 陈文辉, 王存川, 杨刚
    腹部外科. 2023, 36(5): 378-383,3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术后10年及以上的结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LSG术后10年及以上研究报告,提取文献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954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LSG术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下降了11.49 kg/m2[95%CI(9.97,13.01)],合并的总体重减少百分比(percentage of total weight loss,%TWL)为28.2%[95%CI(23.2%,33.2%)];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percentage of excess weight loss,%EWL)为53.5%[95%CI(46.6%,60.4%)]。LSG术后10年及以上修正手术总体发生率为24.6%[95%CI(13.4%,35.7%)],主要原因:减重失败占20.7%[95%CI(15.1%,26.3%)],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占6.0%[95%CI(2.2%,9.7%)]。高血压缓解率为36.1%[95%CI(20.0%,52.3%)];糖尿病缓解率为41.3%[95%CI(21.3%,61.3%)]。新发GERD发生率为41.6%[95%CI(24.6%,58.7%)]。结论 LSG可明显降低体重、有效缓解高血压和糖尿病,但LSG术后长期的修正手术发生率及新发GERD发生率高,修正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减重失败和GERD。
  • 论著(临床研究)
  • 宋一粟, 张惠忠, 疏文志, 苏仁义, 魏绪勇, 徐骁
    腹部外科. 2023, 36(5): 384-3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基于Scissor算法的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新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分别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ICC高通量测序数据集和ICC单细胞数据集(GSE151530)。运用R语言Scissor包筛选与ICC预后相关的细胞,并计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通过功能富集分析和基因相互作用检索工具(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STRING)对DEGs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通过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tumor immune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TIDE)算法推断肿瘤免疫逃逸评分,并计算TIDE评分与DEGs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得到关键基因并构建ICC新型预后预测模型。结果 筛选得到肿瘤微环境中的604个与ICC不良预后相关的细胞并进一步明确了366个DEGs,包括281个上调基因和85个下调基因(P<0.05,|Fold change|>1.5),主要富集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0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STRING网络分析构建了4个模块化PPI网络,通过计算各模块基因与病人TIDE评分的相关性,共鉴定出18个与免疫治疗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P<0.05),最后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了3个既与ICC免疫响应相关又与其预后相关的枢纽基因CDK1、FCGR2ACTSD,并基于此构建了预后预测模型[1年生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72,2年生存AUC为0.692,3年生存AUC为0.742],同时于外部数据集验证了该模型效果(1、2、3年生存AUC分别为0.584、0.651、0.668)。结论 基于CDK1、FCGR2ACTSD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具备良好性能,并可为ICC病人能否获益于免疫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朱明强, 裴俊鹏, 熊祥云, 杨大帅, 沈杰, 丁佑铭
    腹部外科. 2023, 36(5): 393-3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开腹肝切除(open liver resection, OLR)与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 LLR)治疗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病人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8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MVI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外科手术方式分为OLR组(51例)和LLR组(37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基础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肝功能、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OLR组和LLR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乙型肝炎、肝硬化、腹部手术史、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肿瘤数目、肿瘤分化程度、Child-Pugh评分、中国肝癌分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甲胎蛋白、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肌酐、总胆固醇、血清K+、血清Na+等基础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的手术部位、肝段切除范围、解剖性肝切除、切缘性质、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是否输血等手术指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术后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控制营养状态评分等应激指标以及术后的ALT、AST、TBIL、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LR组和LLR组的肿瘤最大径、白蛋白水平、术中出血量、术中平均动脉压、术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LR组病人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LR组(均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LLR组(8.1%,3/37)优于OLR组(25.5%,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30 d内均未见死亡。结论 LLR治疗肝癌合并MVI病人是安全、可行的,且近期疗效优于OLR。
  • 郝星源, 刘符生, 刘彬, 李晶华, 王海涛, 廖铂, 常磊, 何跃明, 张中林, 袁玉峰
    腹部外科. 2023, 36(5): 399-4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的流程化手术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右后叶切除手术4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信息及病理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athop x\limits^ - $ ±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以左侧卧体位、优化处理尾状突及右后肝蒂、吲哚菁绿荧光引导、原位断肝、循下腔静脉前间隙和肝右静脉轴线引导肝实质离断平面的"五步法"为要点,实施流程化手术,并对该术式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结果 47例病人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流程化右后叶切除手术,其中良性病灶7例,恶性肿瘤40例,包括26例肝细胞癌,肿瘤最大径为12 cm。手术时间为330(138,582) min,肝门阻断时间为60(15,151) min,术中出血量为200.0(100.0,312.5) mL。10例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Clavein-Dindo分级Ⅰ级4例,Ⅱ级6例,无Ⅲ级以上并发症。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8.3±3.0) d。结论 "五步法"流程化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手术改进了手术区的显露,突出了无瘤操作原则,简化了右后肝蒂的处理,优化了肝实质离断平面把握,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 李源, 王点石, 林曜, 曾新宇, 沈楚, 郭熙恺, 吕剑波, 陶凯雄, 吴川清
    腹部外科. 2023, 36(5): 404-4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灌注治疗曲线定义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堵管事件,并探讨HIPEC过程中管路不通畅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行HIPEC治疗的221例恶性肿瘤病人临床资料。通过HIPEC曲线对堵管事件及管路不通畅进行定义并分类,进而分析导致堵管事件发生和调整管路通畅难度增加的相关因素。结果 221例病人共计完成了401例次HIPEC治疗,其中灌注治疗通畅214例次(53.4%),灌注过程中通过调整管路达到通畅136例次(33.9%),灌注不通畅51例次(12.7%)。多因素分析提示,相比于探查性质的手术,肿瘤根治性手术会增加HIPEC堵管事件的发生[OR=0.522,95%CI(0.281,0.969),P<0.05],而末端回肠造口是管路不通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2,95%CI(0.124,8.965),P<0.05]。结论 HIPEC治疗过程中,肿瘤根治术是发生堵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末端回肠造口会增加管路调整难度,导致灌注不通畅,应给予重视。
  • 邓港, 于恒海, 魏晓平
    腹部外科. 2023, 36(5): 409-4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胰头癌病人接受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extbook outcome,TO)的预后及影响TO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接受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胰头癌病人临床病理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TO与非TO病人的生存曲线。结果 92例病人中达到TO有20例(21.7%),非TO有72例(78.3%)。一般病例资料显示,术前高总胆红素、高糖类抗原(CA)19-9、高TNM分期、术中出血量≥400 mL、手术时间延长的病人更难达到T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OR=1.023,95%CI(1.006,1.041)],出血量≥400 mL[OR=5.317,95%CI(1.346,21.002),高TNM分期[OR=4.766,95%CI(1.191,19.067)],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TO组第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5%、32.4%,非TO组第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5.6%、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根据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是否达到TO,可有效预测胰头癌病人的预后情况,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低TNM分期的病人更容易达到TO。
  • 综述
  • 唐楠, 商和振, 楚丙慧, 陈增银, 史光军
    腹部外科. 2023, 36(5): 414-4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多发生于有潜在血脂代谢紊乱的病人当中,且常被其他代谢疾病所诱发。在近十几年间发病率逐年增高,已超过酒精成为胰腺炎第二大病因,而且常伴有更加严重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临床上根据HLAP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发病机制目前广泛接受的有Havel理论、胰腺微循环障碍和钙超载及内质网应激等。治疗方面目前以常规治疗(禁饮食、补液等)、胰岛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口服降脂药物等无创降脂治疗为主,随着HLAP在孕妇和重症人群中发病率逐渐增多,血液净化治疗因其快速降低血浆内三酰甘油,应用也日益增多。该文对HLAP的疾病特点,国内外研究热点及诊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 短篇论著
  • 张海宏, 黎昕, 吴宇, 康学峰, 邱小宝, 蔡常春
    腹部外科. 2023, 36(5): 420-4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近年来收治4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重度肝硬化伴有术前黄疸病人,术中行脾动脉结扎,术后门静脉直径缩小,血清胆红素下降。术后均无大量腹水及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重度肝硬化合并黄疸的肝癌病人若选择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可能更高,而术中行脾动脉结扎对于此类病人是安全有效的,且能改善血清高胆红素水平,预防术后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 章由贤, 王正华, 高晓慧, 张政, 沈阳
    腹部外科. 2023, 36(5): 423-4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3.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腹壁Trocar孔感染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此文总结了1例腹腔镜手术后并发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病人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该病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并保证清创彻底以及引流通畅,并且术后的全身支持治疗及规范的伤口换药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