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吉, 魏晓平, 董赟芳, 胡知雄, 高存彬
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该模型的区分能力及一致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99例PD病人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腹腔感染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检验列线图模型,最后进行决策曲线分析并评价其临床适用性。结果 对299例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腹腔感染发生率为21.7%(65/299)。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出血(OR=6.203,95% CI:1.273~30.228,P=0.024),胰瘘(OR=22.412,95% CI:7.080~70.941,P<0.001),腹腔积液(OR=12.057,95% CI:4.375~33.233,P<0.001),肺部感染(OR=15.592,95% CI:5.448~46.355,P<0.001),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OR:1.017,95% CI:1.007~1.028,P=0.001)是PD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上述5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计算该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38(95% CI:0.902~0.975),C指数为0.938,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模型经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显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基本吻合,绘制的决策分析曲线也表明了较高的临床价值。结论 腹腔积液、肺部感染、胰瘘、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术后出血是PD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PD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风险。临床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少腹腔感染发生风险。